Breaking News




Popular News




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 and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
**标题:从扫码支付到AI写作,科技这把双刃剑到底把我们带向了哪儿?** 昨晚我妈让我教她手机挂号,她盯着屏幕嘟囔:“现在连医院大门都没进就要先搞定这么多步骤,你们年轻人倒是如鱼得水了。”我帮她操作时突然有点恍惚——十年前陪她去医院,我们可是天没亮就带着小板凳去排队占号的啊。...
**标题:从扫码支付到AI写作,科技这把双刃剑到底把我们带向了哪儿?**
昨晚我妈让我教她手机挂号,她盯着屏幕嘟囔:“现在连医院大门都没进就要先搞定这么多步骤,你们年轻人倒是如鱼得水了。”我帮她操作时突然有点恍惚——十年前陪她去医院,我们可是天没亮就带着小板凳去排队占号的啊。
现在的生活确实被科技裹着往前跑。早上睁眼第一件事摸手机,通勤路上刷短视频,午饭扫码点单,晚上还能用AI帮忙写周报。去年我家装了智能门锁,再也不用在包里翻找钥匙,但上个月系统 bug 打不开门,全家人在楼道里罚站两小时的经历也够难忘的。
最近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看病的变化。现在三甲医院都能线上问诊开药,外地患者不用折腾了,这对医疗资源均衡真是好事。但有时候对着冷冰冰的屏幕描述症状,总怀念老中医搭着脉聊家常的温热感。听说现在有AI辅助诊断肺结节比人类医生还准,可要是哪天算法建议“保守治疗”而人类医生建议手术,我们该信谁呢?
教育领域更是翻天覆地。我侄女的小学课堂都用VR看恐龙了,山区孩子也能听到清华教授的课。可盯着屏幕久了,她现在提笔忘字比我还严重。上次她想写贺卡给奶奶,最后憋出三个字就跑去刷平板了。那些声称防沉迷的系统,怎么感觉越防孩子越沉迷?
社交方式也变得魔幻。家族群抢红包能炸出常年潜水的亲戚,但过年吃饭时人人都在刷手机。我闺蜜和男友在同一个房间还要互发表情包,说这样“更有仪式感”。这算进步还是退步?
说到隐私就更纠结了。昨天我刚聊到想买空气炸锅,购物APP立刻给我推了十款。智能家居确实方便,可想到家里摄像头、麦克风随时在线,偶尔也会后背发凉。便利和隐私好像成了单选题,选哪个都心疼。
看着地铁里满车厢的“低头族”,我常想起没有智能手机的学生时代。那时迷路要问路人,约会要提前约定确切的见面点,虽然麻烦些,但好像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更鲜活。现在电子地图让我们再也不怕迷路,却也错过了很多问路时遇到的暖心故事。
科技发展像趟快车,我们都被推着上车。但或许我们需要时不时踩踩刹车,想想哪些改变真让生活更美好,哪些只是制造了新的焦虑。就像我奶奶说的:“洗衣机解放了双手,但手洗床单时闻到的阳光味道,是机器给不了的。”
**想听听大家的感受:你们生活中最离不开的科技产品是什么?有没有哪个瞬间,你们特别怀念没有科技的时光?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