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eaking News




Popular News




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 and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
有些历史,我们永远无法遗忘,因为它刻在民族的骨血里。电影《731》要讲述的,正是这样一段不容忘却的过往。它不是虚构的惊悚故事,而是曾经真实发生的人间惨剧。把这段历史搬上银幕,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来说,都是一次沉重且必须慎重的跋涉。
走进“遗址”,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心痛处
为了最大限度还原真相,剧组做了一件近乎“疯狂”的事——他们没有依赖绿幕,而是在黑龙江,于风雪中,一砖一瓦地搭建起了占地数万平方米的“731部队遗址”。
当演员们走进这片按原貌复刻的建筑群,冰冷的实验室、森严的牢房、锈迹斑斑的器械……一切无声,却仿佛有万钧之力压在心口。张家辉曾说,在那里,你不需要刻意“表演”,环境会把你瞬间拉入那个情境。呼吸着的,就是那段历史压抑的空气。这份“真实”,是他们献给历史的第一份敬畏。
“疯魔”的剧组,是用极致认真对待历史
导演赵林山说,整个剧组都处于一种“疯魔”的状态。这份“疯魔”,不是混乱,而是极致的专注与投入。因为他们深知,手上触碰的,是无数逝去的生命,容不得半点轻浮与敷衍。
美术、道具团队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史料,只为复原一个纽扣、一个仪器的准确样貌。那些触目惊心的“实验”场景,在呈现时更需要格外的克制与智慧——既要让观众感知到残酷,又不能沦为猎奇。这份创作的艰难,源于他们内心对历史与人性的尊重。
演员的“煎熬”,是替逝者经历的痛
拍摄这样的电影,对演员是巨大的消耗。张家辉为角色减重,只为贴近受难者的形销骨立。他说,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,更是一份责任。
可以想象,在零下低温中拍摄“冻伤实验”,即便有周全的保护,那份寒意也足以刺骨。更难的,是心理的关。每一天,他们都要直面人性至暗的一面,沉浸在巨大的悲愤与痛苦中。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情感,替那段历史中的同胞,重新经历一遍绝望。收工后,许多人久久无法从情绪中抽离。这份“煎熬”,是他们对角色最真诚的交付。
铭记,是为了光明
《731》的拍摄,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部电影。它更像一座用影像铸成的警世钟。
它提醒我们,历史的真相或许残酷,但我们必须有勇气直面它。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为了明白和平的珍贵;不是为了沉溺于痛苦,而是为了守护人性的底线。
当银幕亮起,我们希望每一个观众感受到的,不仅是曾经的黑暗,更是穿越黑暗后,对于“生”的更加热爱,对于“善”的更加坚守。
这,就是他们倾尽所有,讲述这段故事的最终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