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 and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

关于电影的讨论

**标题:每次听说小说要拍成电影,你们是期待多还是担心多?**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——听说自己特别喜欢的一本小说要被改编成电影了,心里先是“哇!”,紧接着又“呃…”。我最近刷到《沙丘2》的影评,突然想起自己那段又爱又恨的“改编心路历程”。 前阵子《流浪地球》热映时,我拉着没看过原著的朋友去看。...

**标题:每次听说小说要拍成电影,你们是期待多还是担心多?**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——听说自己特别喜欢的一本小说要被改编成电影了,心里先是“哇!”,紧接着又“呃…”。我最近刷到《沙丘2》的影评,突然想起自己那段又爱又恨的“改编心路历程”。

前阵子《流浪地球》热映时,我拉着没看过原著的朋友去看。她全程惊叹特效震撼,而我一边暗搓搓对比:“这段删了原著的心理描写啊…诶,这个角色明明是三部之后才出现的!”散场后她兴奋地讨论剧情,我却纠结于“虽然改得不错,但没拍出书中那种绝望感”。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:**我们原著党看的根本不是电影,是一场长达两小时的“找不同”游戏**。

但后来有部小众文艺片改变了我。看了《呼兰河传》改编的电影,本来没抱希望,却发现导演把书里那种北国荒凉感用镜头语言表达得特别到位。有些小说里需要大段描写的心情,电影里一个长镜头沉默的背影就让人鼻酸。当时坐在黑暗的影院里,我突然get到:**文字和影像根本是两种语言体系,好的改编不是复印机,应该是翻译家**。

最让我纠结的是历史题材改编。记得有次看某部抗战题材电影,把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得太过戏剧化,散场时听到有年轻人把虚构情节当史实讨论。当时心里咯噔一下,特别是联想到像731部队这类沉重历史,如果为了票房过度娱乐化,确实让人坐立不安。这类题材到底该严格还原史实,还是可以为了艺术效果调整?这个度真的好难把握。

现在每次看到改编争议,发现大家吵的点都特别有意思:
– 有人坚持“原著粉高贵”论,觉得任何改动都是背叛
– 有人觉得“电影是独立作品”,改得好不好看最重要
– 还有像我这样的“精分患者”:明知改编必然有取舍,却总控制不住对比原著

其实想想,那些封神的改编——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《教父》不都大刀阔斧改过原著吗?反倒是某些逐帧还原的片子被吐槽“像PPT朗诵”。看来问题从来不是“该不该改”,而是“为什么改”和“怎么改”。

最近《三体》电视剧和动画版同时播出引发的对比讨论就特别有意思。同样原著,不同团队诠释出了完全不同的气质。这倒让我觉得,或许我们观众也该调整期待——**不要把改编看作替代品,而是当成通往原著世界的另一扇窗**。

你们最近有看到特别成功或特别糟心的改编吗?来聊聊让你最意难平的改编案例,或者哪部电影竟然改得比原著还惊艳?

Împărtășește-ți dragostea
FdOyIrVBYWKYrdou
FdOyIrVBYWKYrdou
Articole: 1

Lasă un răspuns

Adresa ta de email nu va fi publicată. Câmpurile obligatorii sunt marcate cu *

Stay informed and not overwhelmed, subscribe now!